明朝的七宝太监郑和明明是个太监,又为何能子孙满堂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七宝太监?老梁拿着放大镜瞅了小半天,经过深思熟虑的鉴定,楼主是一枚可以撸弯月亮的小猪猪。鉴定完毕,老梁拍着宽脑壳乐了小半天,啥七宝太监,人家是三宝太监,历史上这么鼎鼎大名的人物,你咋说改就给人家改了,三宝太监的棺材板都快摁不住了,他跳出来不抽楼主,老梁和你一个姓。
所以在这里,老梁先做个科普,郑和为嘛叫三宝太监。其实啊人家开始的时候不姓郑姓马,叫马和。他老爹叫马哈,家里六个孩子,一个哥哥,四个姐妹,他行三,一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叫三宝。还有另一说,人家马和(也就是郑和),他也是贵族家庭出生,这贵族他贵错了队伍,元朝末期的贵族。当年蓝玉攻破南京,瞅着十岁的马和,长得水灵灵的挺不错。这缺德带冒烟的家伙顺手就给人家阉了,搞成一太监,送给了燕王朱棣。
马和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服侍朱棣,还在靖难之役中发挥了不错的军事才能,受到朱棣的赏识,于是就赐了郑姓,这马和就变成了郑和。1403年的时候,姚道衍和尚收郑和为菩萨戒弟子,佛教中以佛、法、僧为三宝,所以郑和又叫三宝太监。(主流说法就这两种,至于其他的说法,老梁就不多讲了)
那郑和做为一个太监,他咋就有后了呢?这还用问,过继的呗,前文咱不是提到了,郑和他有一哥哥——马文铭。这马文铭把自己的儿子马恩来过继给了郑和,过继后的马恩来就叫郑恩来。
你还别说,这郑恩来也挺争气的,生了俩儿子。郑和就靠着这一个儿子,他这一支也开枝散叶,人丁倒也兴旺起来。
咋说呢?按照咱现代人的说法,郑和那可是大外交家,大航海家,如果不是顶着一个太监的身份,那也是一个大军事家,你瞅瞅人家那宽脑壳大脸蛋子和老梁都有的一比,一瞅就知道脑壳里装的是满满的智慧,按照明成祖朱棣的说法,有智略,知兵习战。
(说完这里,大家伙别打脸就成,哈哈哈!)
据说郑和一脉相承的嫡系就在云南玉溪和江苏南京这俩地繁衍生息,可到了清末那个纷乱的年代,在云南这一支遇到了战乱,于是进行了迁徙,进入了泰国的清迈。
小编看来历史课没有及格过,是他兄弟过继给他的,郑和虽然是太监,但是他兄弟不是呀,古时候,许多人绝祠,可以选择本家族最近的晚辈过继给他传宗接代,所以说郑和有后人很正常啊!
马和的确是宦官,是阉人,但因为功勋卓著,朱棣赐他“郑”姓,太监在当时是一个正四品的官职,郑和六下西洋回来后,还“兼任”过南京守备使,比现在的南京市市长官大。
官这么大不能断了香火不是?依据传统,郑和从兄弟亲戚的子嗣里面,过继一名少年来延续血脉。郑和就过继了兄弟的嫡长子,这位孩子还跟随郑和下过西洋,平安归国之后,为郑和传宗接代。
郑和作为著名的航海家,开创了明代永乐年间最大的航海壮举。为何一直在近代仍有后台?郑和难道不是太监吗?
其实早在11岁时马和就因战乱被执行宫刑,地地道道是名太监。
郑和深得明成祖朱棣的赏识,得势后的他由于身体缺陷无法生育,于是找到自己的亲大哥马文铭,希望可以将大哥家中一子过继给自己当做儿子,马文铭同意后就将自己长子过继给郑和,奈何郑和之姓乃皇帝亲定,于是郑和便将大哥家长子改名为郑恩来,其实血统上说也确实和郑和身上流淌的血一样的。
之后郑恩来开枝散叶,后代子孙皆以郑氏为名。现在能够证实的一支后代是入泰国籍的郑淑香。
1381年,朱元璋征云南,战俘中有很多儿童,这些儿童有些被阉割成为太监,跟随明军继续南征北战,这其中有一个人叫马三宝,因身手过人,被选为四皇子朱棣的贴身侍卫。
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马三宝战功卓越,因为在郑村立功,被朱棣赐姓郑,他就是后来著名的航海家,郑和。
梁启超曾经有一句话评价郑和:郑和之后,再无郑和。足以说明,明朝甚至整个华夏封建时期能够与郑和比肩的航海家是找不到的,他是我国航海史上一座永久的丰碑。
但郑和却是有后人的,一共用三个分支,分别在云南玉溪、江苏南京和泰国清迈,但大家不仅起了疑问,12岁便被阉割的郑和,怎么会有后人,而且还子孙满堂呢?
这是因为,郑和有一个哥哥和四个姐妹,哥哥马文铭在那次征云南时幸免,有了自己的子嗣,觉得弟弟孤苦,就把自己的大儿子郑恩来过继给了郑和。
所以,郑和的后代,就是郑恩来的子嗣,两支在国内,去泰国清迈的那一支是在清朝末年,是云南的郑和第十七世孙经受不住压迫,逃亡至泰国,在清迈定居。
这就是三宝太监郑和拥有子孙后人的原因,也算是对他早年被摧残的补偿吧。
郑和,原名马和,小名三宝, 又作三保。所以这个七宝太监是啥?郑和史称三宝太监。
太监算个职业吧,就是特殊了点。和普通人一样,有好有坏。有像王振这样为了荣华富贵入宫的,也有郑和这样因为战乱命运弄人做了太监。
不要以为是太监,就觉得郑和阴阳怪气,不男不女,挟势弄权。郑和可是立下过赫赫战功,在帮助朱棣登基称帝的过程中,马和立下大功。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以纪念战功,史称"郑和"。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 。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看吧,史书上的郑和评价很高,可以说走到了太监职业的人生巅峰,名垂青史。
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哥哥叫马文铭。“马文铭长子立嗣,移居南京三山寺,名曰马府口。"由此可见,郑和过继其兄长之子郑恩来为嗣。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国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这样青史留名的人当然能子孙满堂。
郑和原来姓马,后成了明朝太监,他自已不能生育,他的儿子是从他哥哥那边过继过来的,名字叫马恩来,后马恩来有生育两个儿子,一个叫郑万选,另一个叫郑廷选,这样才给郑和延续了香火。
所谓的郑和后裔是为郑和继子,据李士厚著《郑和家谱考释》记载,“公和奉命三使西洋,历事三主。至宣德六年,钦封公三宝太监。公以兄文铭之子立嫡,名赐(不清晰,待考),皆显宦焉。”可知郑和是立侄为嗣,故有后,且依据郑和改姓郑。
家谱以郑和为一世祖,记载了其下十五世(仅载长支):
二世赐,字恩荣,妣马氏、纳氏,生子二,长万选,次廷选;
三世祖万选,妣李氏,生子宗阳,万选行一,为生员,初选楚雄府训导,万历十三年,升岳池县知县;
四世祖宗阳,字不傳,妣李氏,生子士禄;
五世祖士禄,妣马氏,生子三,伯国卿、仲国元、叔国用;
六世祖国卿,妣马氏,生子二,长大骖、次弘骖;
七世祖大骖,廪生,妣马氏,生子四,时发、时杰、时英、时俊;
八世祖时发,妣李氏,生子二,长崇新、次毅新;
九世祖崇新,妣马氏,长溥、次渊;
十世祖溥,妣李氏,生子二,长居正、次居广;
十一世居正,妣李氏,生子二,有法、有才;
十二世祖有法,妣未载,生子一,良善;
十三世祖良善,妣未载,生子一,逢元;
十四世祖逢元,妣未载,生子永生;
十五世祖永生,妣未载,生子三,富、兴、贵。
《郑和家谱考释》中相关世系
关于这份家谱真假这里姑且不论(详细请参见李士厚《郑和家谱考释》的讨论)。但郑和立嗣子的情况当为真实,这在明清宗族中极为常见。古代社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往往囿于医疗条件等,子嗣早夭等情况就比较容易出现,所以就会造成无后,甚至一些望族,也往往因为子嗣艰难而家族衰落。因此,为了保证祭祀不绝,宗族常允许过继,一般规定按照血缘由近及远来进行。当然,也有异姓承宗现象,但条件极为苛刻,且待遇并不好。
参考文献:
李士厚:《郑和家谱考释》
郑和一族在云南昆阳 晋宁一带是大家族。属于元朝时期定边的波斯军团后裔。他还有兄弟,堂兄弟的。过继一个族中子侄做养子而已。还有郑和家族绝对不是什么家境贫寒。甚至他家在元朝是世代官宦。郑和父亲叫“马哈知”,“哈只”其实不是名字,是回民的称号,朝圣者。能去麦加朝圣的能“家境贫寒”。穆斯林在元朝地位本来就高。而且这批在云南的穆斯林好多都是所谓“圣裔”。比如赛典赤这族。
中国太监起于哪个朝代
太监(宦官)起源于先秦时期,但是阉割宦官的鼻祖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奸臣竖刁,竖刁负责掌管齐国的内侍和宫女戒令,为了向齐桓公表示忠心,自己把自己给阉割了。从东汉时期开始所有的宦官都是由没有生殖功能的男性担任。而太监本为官名,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只有地位较高的内监被称为“太监”。后宦官亦通称为太监。
宦官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位奇葩的假太监。
在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名叫嫪毐人。那个时候嬴政还没有统一六国,只是一个秦王。由于自己年纪比较小,所以朝中事项的权利都在相国吕不韦和太后手里。吕不韦为了自己的利益和野心,就想尽办法讨好太后。他知道太后长时间呆在后宫比较寂寞,就把一个假太监嫪毐送给了太后。嫪毐也比较争气,凭着自己天生能举起车轮的强大驴货,深得太后的喜爱。时间久了长期居住在深宫的太后竟然还为他生下两个儿子。仗着太后对自己的宠爱,嫪毐也越来越猖狂起来。在一次聚会上,嫪毐不知天高地厚地说自己竟然和秦王嬴政是亲兄弟。这件事被嬴政知道后,秦王非常生气,,后来经过暗访、调查后发现嫪毐竟然真是一位假太监,还和自己的母亲生了两个孩子,这样的事情秦王如何能够容忍,嫪毐是必死无疑。然而嫪毐在知道自己的事情被发现后,没有逃走反而决定孤注一掷,召集自己的手下围攻咸阳,想要杀掉嬴政篡位。很快他的叛乱就被平息了。被捕后,秦王直接下令将嫪毐五马分尸,而他的两个孩子也被活活摔死。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太监为什么可以活到94岁的高寿
孙耀庭,1916年净身为太监,此时据溥仪退位已经四年。但溥仪依然享受着皇帝的待遇,太监宫女伺候着。孙耀庭也就一直伺候着。直到1924年,孙耀庭结束了他8年的太监生涯。全国解放后,政府开始安排这一些太监全部住进了寺庙。并且还给他们发了工资和生活费。政府发给他们每人每月16元的生活费,后来孙耀庭参加了工作,负责全市的寺庙管理。他还曾当过6年的出纳,每月工资35元,孙耀庭就这样一直活到了1996年,孙耀庭由于得了重病最后死亡,享年94岁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是谁?宰相制度怎么被废除的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设宰相来辅佐君主总理国家政务制度,最简单的说法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宰相一职的形成与确立是由商周时期家臣宰职演变而来,春秋以后,诸侯国君斗争日益激烈,一些国君便会使用家臣或有才能的士大夫管理国家政务,如齐恒公任用出身低贱的管仲为相总理国政,到战国时,随着君主专制的形成,各大国普遍建立宰相制,随着历史的发展,宰相的名称有各种称谓,制度基本上不变,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洪武十三年,罢中书省,废丞相,六部由皇帝直接统辖,传统的宰相制从此废除,而胡惟庸也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他的老乡李善长成了第一任丞相,李善长被朱元璋比作萧何,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时候,封公者六人,有徐达、常遇春的儿子常茂、李文忠、邓愈和李善长,李善长位居首位,年禄四千石,而同样是开国元勋的文官刘伯温,年禄只有240石。
明朝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胡惟庸是李善长的老乡,也是开国功臣之一,在龙凤元年(1355年)投奔朱元璋,洪武六年(1373年)凭李善长推荐当了右丞相,到洪武十年拜为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在朱元璋手上出名的明初四大案,“胡惟庸案”不仅牵连甚广,朱元璋借此案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还借机废除了中书省,罢左右丞相。
胡惟庸从洪武六年开始任丞相,刚开始也自觉奋进,博得朱元璋的信任和欢心,在朱元璋的心里是个得力的助手,然而在朱元璋看不见的地方,胡惟庸嚣张跋扈,在朝中遍植朋党,不遗余力的打击异己,使淮西集团的势力不断膨胀,刘伯温曾经跟朱元璋说过胡惟庸不宜入相的话,胡惟庸知道后对刘伯温很是嫉恨,在刘伯温患病的时候,买通御医将刘伯温毒死。
朱元璋一生最不喜欢的三类人就是邀功请赏、贪污腐败、谋反忤逆,胡惟庸结党营私贪赃枉法,这还不是关键,最主要是胡惟庸为人过于独断专行,许多生杀黜陟等重大案件,他往往不向朱元璋请示,就擅自加以处理,以朱元璋的性格,不能忍受功高盖主的武将,自然也不能容忍有人和他权利相当。
朱元璋是个权力欲极强的人,又是个精力旺盛的人,对于皇权旁落、宰相专权的局面不希望看到,也不想再看到,如果只是以贪赃枉法来定胡惟庸的罪,最多只是除掉一个胡惟庸,但是丞相谋反忤逆,就可以以此造势,废除丞相这个制度。
正好胡惟庸最爱的儿子坐马车的时候坠马而亡,作为父亲,儿子的突然离去让胡惟庸受到了不小的精神打击,一怒之下他就斩杀了驾车的人,这件事情很快被朱元璋知道,下令杀人偿命,无论胡惟庸怎么求情就是不肯宽恕,狗急跳墙,胡惟庸就开始联合大臣、联系武将,图谋起事,堂堂一个宰相杀了一个马夫,对于那种年代并不算是一件多大的事,可是朱元璋偏偏不依不饶,就是希望把胡惟庸逼上造反或是有造反的念头。
洪武十二年(1379年),朱元璋以胡惟庸与汪广洋对越南来贡匿而不奏加以斥责,胡汪两人将责任推到礼部,礼部不相让,又推回到中书省,朱元璋大为恼火,将一干人等全部关押,让他们招出主谋。十二月御史中丞涂节上奏刘伯温被毒死的事,朱元璋问及此事,汪广洋回说不知,朱元璋斥责其朋党欺君,将其贬谪海南,随后又下令将汪广洋赐死。
汪广洋被处死后,朱元璋又以汪广洋违法纳没入官的妇女一事敕令调查,下令查究胡惟庸以及六部堂属的罪行。
我国古代历史最后一个宰相是洪武年间的胡惟庸。
当时是朱元璋执政,手下两大政党斗的火热,不管是谁占上风,都疯狂的利用宰相一职的权力发展党羽,而朱元璋又是权力欲望极重的皇帝,他感到宰相的存在严重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就采取了“欲让其亡,先让其狂”的策略,放纵了胡惟庸几年的时间,然后利用胡惟庸儿子私自处死一名马夫的机会,以雷霆手段拿下胡惟庸,并借机废黜了丞相一职。然后立下了祖训,后世子孙不得复立丞相,自此存在了1500余年的丞相一职退出历史舞台,内阁转而登场。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胡惟庸实在是太有名气了,因为每当我们听到或看到他名字的时候,总会禁不住想起“胡蓝之狱”,更会想到与它一起陪葬的是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
宰相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国家的统一、疆域的扩大,皇帝需要处理的政务越来越多,作为皇帝助手的宰相制度便应运而生。
从名字“宰相”中我们就不难看出它的地位之高,宰是主宰官僚大臣,相是帮助皇帝。这样,从设置它那天起,宰相就是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那个时代的中国,可不会像今天的英国有宪法规定英王和首相的权利界限,结果必然就会出现皇权和相权之争,宰相既是皇帝最主要的助手,又是皇帝权力最大的威胁着,当遇到不理朝政、昏庸无能的皇帝时,宰相就几乎代行了皇帝的权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史,就是君主专制走向巅峰的历史,到明朝时期皇帝的权利越来越大,而身为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更知道权利的来之不易,他希望权利只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可面对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
朱元璋不得不把权力平均分配给第一功臣李善长的淮西集团和第一谋士刘伯温淮东集团,让他俩相互制衡,以达到权利集中的目的,但是没想到在李善长和刘伯温的斗争中,李善长连连失利,被迫决定把淮西集团的领袖让给了同乡的胡惟庸。
在此之前,胡惟庸一直当着地方小官,但是他很有能力和政治头脑,李善长以为自己选的只是为他冲锋陷阵的先锋,却不想最后自己也被牵连。
胡惟庸还未上台的时候,有一次,朱元璋问刘伯温“胡惟庸当宰相怎么样,刘伯温回答:“如果胡惟庸当宰相就会失去束缚,不好掌控”。
事实证明,刘伯温的眼光很准,胡惟庸上台之后很快把刘伯温打倒并赶尽杀绝,刘伯温也为此丧命,胡惟庸看似成了最后的胜利者。
胡惟庸开始时还小心翼翼的贪污受贿、排斥异己。在朱元璋的默许下,他开始变得肆无忌惮、明目张胆,控制朝官对抗朱元璋,想把朱元璋变成光杆司令,最后还利用李善长弟弟和他是儿女亲家的关系,把李善长也拉入同伙。
胡惟庸更加放心了,李善长是第一开国功臣、唯一以文臣身份封公爵的人,而且胡惟庸认为李善长有免死金牌可保他一死。
对于胡惟庸的所作所为,朱元璋一清二楚,但却一直在容忍着,不了解朱元璋的胡惟庸以为朱元璋怕了,不敢与自己鱼死网破,事实真是这样吗?朱元璋是能战胜强大的元朝、张士诚、陈友谅的绝代强人,朱元璋从未把胡惟庸当做对手,他之所以容忍,真正想解决的是站在胡惟庸身后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
就在胡惟庸还在拉拢官员控制朝堂,认为自己已经掌控天下的时候,胡惟庸案发生了。
朱元璋灭了胡惟庸的三族,一万多人被牵连其中,仅仅在胡惟庸案发生一个多月后,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被朱元璋废除了。
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宰相是明朝的胡惟庸。那么,他为什么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宰相呢?这就得从明朝的初年的一个大案——胡惟庸案说起。
明朝建立之初,中书省总揽天下政务,其行政长官为左、右丞相,负责统率百官,位高权重。洪武初年,朱元璋让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李善长小心谨慎,而徐达又大部分时间在外领兵打仗,所以这时候皇权和相权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尚能和平相处。但是胡惟庸做了丞相后,就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也就导致了自己的灭亡和丞相制度的最终废除。
胡惟庸是凤阳定远人,和李善长是同乡,得到李善长的的推荐和提拔,洪武三年(1370)进入中书省,担任参知政事。洪武四(1371)年,李善长退休归乡,胡惟庸被提拔为中书左丞。洪武六年(1373),胡惟庸被任命为右丞相。洪武十年(1377),明太祖又将胡惟庸晋升为中书左丞相。胡惟庸的官职越做越大,他仗着朱元璋的崇信,也越发的放纵起来。他结党营私,收受贿赂,排除异己,甚至连生杀大事也敢自己来做主张。“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功臣徐达为人正派,对胡惟庸的所作所为很是不满,就提醒朱元璋说胡惟庸不适合做丞相。胡惟庸知道后,企图通过贿赂徐达看门人福寿给他传递消息,以找机会加害徐达。幸亏福寿忠心耿耿,没有让胡惟庸得手。
洪武十二年(1379),占城国入贡,中书省没有按时奏报,朱元璋得到宫中宦官报告后,大发雷霆,召见胡惟庸等人,痛斥他们。但胡惟庸却把责任推到礼部,礼部官员却委屈的说早已上报中书省了。朱元璋大怒,把胡惟庸等人及礼部官员都抓进了监狱。所谓墙倒众人推,朝中很多官员便开始弹劾胡惟庸,御史中丞涂节上书说胡惟庸毒死了刘伯温,后涂节在洪武十三年(1380)又告发胡惟庸和御史大夫陈宁等人谋反。朱元璋立即亲自审问,经此一审,胡惟庸案就成了铁案。胡惟庸、陈宁等一大批官员,及其族党全部处决。
在处理了胡惟庸之后,朱元璋趁机取消了中书省,废除了丞相。丞相制的废除,宣布了中国一千多年宰相制度的终结,也使得朱元璋成了历史上权力最大的皇帝。
当然了,胡惟庸死了后,这个案子还没结束。此后十余年,朱元璋又将胡惟庸案扩大化,对功臣牵连罗织,大肆屠戮。洪武二十三年(1393),朱元璋又将李善长及其家口70余人处死。至此,因胡惟庸案牵连的功臣达21侯,株连而死者达3万多人。
身在闹市,心向青山
我国最后一个实至名归的宰相是明初的胡惟庸。
胡惟庸死于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胡惟庸的罪名是“谋逆”。明朝史籍中对于胡惟庸之死的记载多有矛盾,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胡惟庸其人独断专行,许多军国大事不经朱元璋而擅自处理,这当是实情,而这显然是喜欢大权独揽的朱元璋所无法容忍的。
《明史》中写到:
惟庸既死,其反状犹未尽露。
所以,许多史学家对胡惟庸是否真的要谋反其实是持怀疑态度的。
废相前两年,公元1378年,朱元璋便开始令臣下上奏书不许“关白”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以胡惟庸案为借口正式废除宰相制度,从此六部直属皇帝,大明天子开始集皇权、相权于一身。
其实,我国的皇权与相权之争,从丞相设立之初便开始了。汉武帝设立中朝;东汉相权转移至尚书台(“录尚书事”);隋唐设立三省分割相权;宋朝以枢密使分宰相军权,以三司使分宰相财权等,都是对相权的限制和分割。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朱元璋敕谕文武群臣: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从此,大明不再有人敢言设立宰相之职,清承明制,一样没有宰相,明清是我国君主专制制度的巅峰。
宰相是中国古代的官名,宰相在中国封建王朝统治中地位非常高,可以称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上要辅佐皇帝处理国家政务,下要给文武百官做榜样,最早的丞相出现在秦朝,秦武王二年第一次设立了丞相,当时的丞相就已经权力很大了,主要负责协助皇帝管理国家事务。
我们也知道中国古代一直是君主中央集权统治的国家,相权和皇权的冲突,一直是古代一个久争不息的话题,很少有皇帝能够忍受宰相权力过大,所以在中国的历史上宰相的权力一直被缩减,一直被削弱,最后一位宰相出现在明朝,很多朋友会认为最后一任宰相出现在清朝,毕竟有一部电影叫做宰相刘罗锅,但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在清朝的时候,宰相制度早已被废除,清朝有那个大学是军机大臣,内阁总理大臣等等与宰相十分类似的官职,但是与宰相还是有本质上的不同,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宰相是明朝的胡惟庸。
胡惟庸想必大家应该也非常熟悉,他是定远人,也就是今天的安徽人,与朱元璋是同乡,后来在李善长的推荐下胡惟庸成功,脱颖而出成为了朱元璋的宰相,担任中书省丞相,位居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显然胡惟庸也跟王朝的宰相一样,有着对权力的极度渴望,他在成为宰相以后,一直致力于排除异己,结党营私甚至到了后期处理生杀废黜但是上面都不跟朱元璋汇报,更别说与朱元璋商量了,完全就是一个小皇帝的态度,朱元璋被他一步步的架空了。
一直到洪武十二年,占城国使者前来进贡,胡惟庸等人直接就接见了,没有禀告朱元璋,代行皇权,后来还是一个小太监看到了,回到后宫告诉了朱元璋,朱元璋怒发冲冠当时就下令责备了胡惟庸,等人到了第二年的时候,胡惟庸失了人心,不断的被人告发胡惟庸自知自己宰相位置不保,于是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想要夺取朱元璋的天下,洪武十三年正月,胡惟庸说自己家里出现了大明祥瑞,让朱元璋前来观赏,朱元璋高兴的答应了,刚走到西华门,一个小太监突然冲了出来,紧紧的拽住朱元璋马车的缰绳,既不说话又一脸慌张,朱元璋当时就觉得情况不对,于是立马登上了宫墙查看,竟然发现宰相家里竟然藏着许许多多的士兵,刀枪林立,夹在墙道中蓄势待发,朱元璋一眼就识破了胡惟庸的野心,下令将胡惟庸逮捕当天处死最后一位丞相就此消失,后来胡惟庸全家都被朱元璋带上了谋反的帽子,满门抄斩,牵连的死亡人数超过万人之多。
由于史书没有详细记载,有不少人认为当时朱元璋有可能只是找了个噱头,想要废除宰相这一职位所以才想出这个计谋,杀了胡惟庸,顺便废除了宰相制度,但是对于统治者来说,宰相制度轰轰烈烈的开创,十分悲壮的落幕,其实都是因为宰相的权力过大,对皇权同志构成了威胁也就是说在洪武十三年宰相制度被正式废除,而废除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相权威胁到了皇权。
废除了了宰相以后,朱元璋自己亲自面对六部管理天下大事,但是并不代表所有的皇帝都能承受住这份压力,后来朱元璋的子孙实在是一个人扛不住了,就将大学士提拔上来,做宰相的工作,又将身边可信任的太监组成了司礼监担任审批部门,实际上这是一种变相的相权,明朝开国以后的三个丞相都被不同的理由所诛杀,所以明朝在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过宰相。有不少人认为那个大学士就是宰相,但是那个大学是是否能拥有宰相的权力,主要还是看皇帝给不给他这个机会